由于新国大开学时间早于复旦考试结束时间,在复旦考完学期最后一门考试,我便匆忙收拾行李踏上了前往异国他乡的旅途。从棉袄到短袖,从紧张备考到新学校新生活,这一切显得如此突然,仿佛梦境。在新加坡短短的四个月里,充满着欢乐与留念,每一天都与众不同,印象深刻。
还未一饱新加坡美景,我们直接进入了学习模式,第一天的课程便让我们颇感意外。
不同于传统的教室,新国大的所有课程在阶梯式的演讲厅进行,而这样的几十个演讲厅分散于以院系为建筑群的学校各个位置。演讲厅可以容纳几百人,而班级人数往往不到百人,加之高缺勤率,室内往往显得异常空旷。
课程往往采用国外知名教材,但与国内教材留给学生自己体悟的做法不同,新国大的老师往往能深入研究教材,化繁为简,将动辄数百页的教材整理为每一讲的ppt供学生学习。所以我们甚至无需购买昂贵的教材,仅凭课程ppt便足以应对课程学习,因为期末复习工作量也减轻不少。
新国大的课堂气氛也颇为活跃。不仅老师善于调动课堂气氛,学生也往往能主动提出问题。印象较深的是计算机的一个课程上,老师掏出三把雨伞让四个志愿者上台演示质蕴含的概念,期中考试的一道加分题甚至还是回忆当时所用三把伞的颜色。
在教学的技术手段上,新国大充分利用了互联网与多媒体资源。类似于复旦elearning系统,新国大的IVLE系统提供了更为全面的课程资料分发、成绩反馈、互动交流等功能。计算机课程老师除此之外甚至开发了基于coursemology、archipelago的教学辅助系统,而这些潮流产物恐怕很难被国内教授所熟悉,更不用说在教学中使用。一些演讲厅拥有全程录像的设备,课程之后在网站可以随时回看,这对于复习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可能这也解释了某些课堂缺勤率居高不下的原因。
新国大老师对待习题课的态度可谓出奇的认真。习题所选内容不多,但相当具有代表性,甚至一些题目充满讨论性,足以可见老师选题的精心。我所选的课程均是授课老师亲自上习题课,老师们一丝不苟地讲解题目,逐步推导公式,尽心回答学生疑问,这样的态度着实让人敬佩。我选的一门课程人数众多,所以习题课被拆分为十个班级,共同负责课程的三名老师甚至愿意同样的内容讲解多遍。更为吃惊的是,没几节课后,老师甚至能叫出每一名同学的名字。回想复旦,一学期甚至毕业后,老师也未必认识学生,新国大如此师生关系让我惊叹。
由于工科,我们所选课程均有实验内容。虽然相比国内,实验的复杂性与难度显然相差甚远,但实验内容与课程的相关性与合理性显然胜过国内一筹。在复旦,实验莫名地与课程在不同学期进行,所学内容也很难与实验建立关联,显然,新国大课程现学现实验的做法才真正让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在一次模拟电机控制的实验中,实验要求步步深入,巧妙引导我们探索控制系统对于电机稳定性的条件,而我们的实验记录与分析被要求整理为实验报告。实验的精良构思与开放式的实验讨论才让我真正体会到在国内抱怨多时的实验报告存在的意义。
无论是课程课件的精心设计、技术手段的应用、习题的选取与讲解、实验的巧妙构思,课程的成功少不了教学团队的付出,而我能深切体会到教师在课程中的尽心尽力。不为完成教学任务匆忙赶进度,不为教学效果不理想责怪学生不努力,不因论文科研压力而挤压忽视教学,其实这样的教学态度才是大学教师理应拥有的基本素养。
在新加坡,我经历了人生头两次通宵,一次是为了美赛,一次是为了李光耀。
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是中国学生热衷参加的一项数学竞赛,要求小组四天三夜完成一篇建模论文。我觉得,要不是新国大的条件,我们可能很难收获M奖。不同于复旦的住宿生活条件,新国大显然更宜居,单人间、厨房、24小时热水,我最欣赏的是多个位于楼下的小会议室与讨论间。一间24小时开放的隔音小屋,配以风力强劲的空调,没有墙的无线网络,数量充足的电源插口,几张桌子几把椅子,一块白板,有些房间甚至有沙发,这些对于小组项目的讨论已经足够。我总为复旦缺少讨论区域而遗憾,通识课程讨论、部门例会经常需要抢占光华桌椅,而宿舍沦为仅供睡觉的地方。虽然复旦书院逐步将楼底活动室改造为讨论空间,但难以理解的是房间往往在宿舍阿姨入睡前早早地上锁。
至今清晰记得美赛四天我们霸占楼下讨论间,在白板上构建一个个模型,无需担心影响他人地交流意见想法,心无旁骛地查资料,码代码,写论文,甚至泡面,躺在桌上睡觉。此外,Google让我们轻易获取国外资料,Onedrive提供多人同时编辑平台,为我们参赛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很难想象若是在复旦,能有哪里有这样的条件让我们完成比赛。而这样的场所在新国大可谓近在宿舍楼下。
不仅是宿舍区提供丰富的讨论场所,在校园各处也有类似的场所。楼宇间过道、教室外空地、图书馆门外各处可见木质长椅,时常见到三五同学讨论项目,有些组拿着电子制作的小车调试,有些拿着液晶显示屏设计图形游戏。我一向认同小组讨论与项目合作对于学习课程的重要作用,我们遇到的有门课期末考核的分值集中于学期项目而非考试。在讨论中加深知识的理解,在项目中试验理论的可行,如此才符合工学院的特征,而无疑新国大为这样的理念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我们的交流正逢新加坡成立五十周年,而庆典尚未开始,却意外遇上国父李光耀的逝世,这也让我们更为深入地解新加坡,这个占地面积仅为上海市区但国家实力不容小觑的神奇土地。
李光耀逝世之后举行了遗体告别活动,新加坡国民的热情让我们惊叹,虽然全国人口仅为中国一个二线城市,最高峰时瞻仰的队伍绵延几公里,排队动辄十余小时。为了避峰,我们半夜加入了队伍,不料依然排至几近天明。原以为只有上了年纪的长辈可能对李光耀心存领袖崇拜,不料排队长龙里婴儿车与轮椅共存,黄皮肤与黑皮肤人齐聚,共同缅怀这位跨时代意义的伟人。从随后不久新加坡国家博物馆举办的李光耀特展上,我们从历史与民族的角度回顾了李光耀波澜壮阔的一生,其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民主共和的理念与我国老一代革命家颇有几分类似,但其民族融合、强推英语、严厉惩治犯罪、甚至能做到政府主导住房,这样的决心与魄力实所罕见。虽然在政坛李光耀的一些做法为人诟病,但不容否认的是他全心全意为国家与人民倾尽一生。作为队伍中少有的外国人,面对伟人的灵柩,我们真诚地深深鞠躬。
从曾经的破落渔村到当下的国际化大都市,新加坡的历史因李光耀这代人而改变。交流期间除了游客常去的经典景点,我们也走访新加坡的大街小巷、公园海岸,这座城市的韵味的确需要静静品味。既能在克拉码头酒吧街感受到夜色下的喧哗,也能在西海岸公园找到步行于树梢间小径的宁静;既有CBD白领们的行色匆匆,也能在东海岸自行车道体验骑行的悠然自得;巨型卖场云集国际大牌,不远处的自然公园竟有一米长的蜥蜴悠然晒着太阳;牛车水(China Town)小商品市场卖着made in China,小印度建筑与食物带来别样风情。无处不能感受到新加坡多元的文化与自然的美丽。很难有哪个城市的文化如此丰富,彼此融合而不显生硬,也很难找到一个高度繁华的都市与自然咫尺相邻,这一切在新加坡奇迹般地做到了,而这离不开那位强有力的领导人借助集权式的民主政府推动的这场大刀阔斧的变革。
新国大交流的日子转眼过去,但新国大与新加坡留给我的美好回忆永久封存。这第一次的出国经历让我体验了别样的文化与生活,也留下了诸多思考,无论是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路上,还是在追求更有意义人生的路上,可能我们能做的还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