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工具

站点工具


rz8

支教感想

由于时间原因,今年我们的支教活动非常短暂,真正在当地支教的时间还不足十天,但在这短暂的日子里我们不断体验、思考与收获,这次支教的经历或许将永远影响我们人生。

为了支教活动的顺利开展,我们做足了前期准备工作。开展了夜跑、教师一对一资助、沿街筹款、申请项目资助等多种方式进行资金的筹集,开设人人、微博、微信、网站、公邮等全方位的网络平台作为宣传手段,筹款渠道之广与宣传力度之大在全校支教队中都属少数。在此,也要感谢支教队中的全体成员为支教做出的每一分努力与付出。

精心的准备换来的是支教过程中的一切顺利。我们送去的大量文具、图书、跳绳等物资为孩子们带来欢乐,资助困难学生的大笔助学金为他们家庭雪中送炭,悉心准备的七个不同主题的课程与课外活动课激发孩子们学习的兴趣,新鲜的课程也让他们大开眼界。所以,从援助边疆学校建设的角度,我们的支教是成功的,无论是硬件方面的物资与资金还是软件方面的课程与思维。 但是,表面上支教的成功又为当地真正留下了些什么。我们支教的最后一课发放了应中国人民大学某课题组要求分发的问卷,在回收的答卷上看,多数学生都认为我们的支教对他们有较大影响。有一题询问孩子们在接受支教项目前后的理想变化,不少孩子开始立志考上大学,有些还想报考复旦大学。这是一个令人欣喜的现象,至少复旦招生办的老师应该感谢我们,也衷心希望现在还在读小学的孩子们能够坚持下去,一路顺利完成学业。当然,也有不少孩子处在理想易变期,上过一堂相声课便想讲相声,学了点动植物知识便想当科学家。课后询问他们学到了什么,显然留给他们的也只是感官上的些许印象,毕竟还是孩子,我们和他们大谈理想又能有怎样的效果呢?一节课过后,留下的也只是形式的空壳,其中蕴含的思想内核恐怕对多数孩子还是难以消化的吧。回想我们的小学,哪怕是身处大城市这样的开放环境下,一节课后又能思考吸收到哪一步呢?

不少人质疑短期支教的效果,确实很难认定这种效果。很难说从小立志报考大学的思想驱使下,孩子们是否真的能够以此为目标一步步接近梦想,并在实践中不断坚定自己的理想,这样的种子作用又怎么不是人生的影响?另一个角度看,每次我们深情投入讲完一节课后,孩子们或许连思想内核都难以把握,嘻嘻哈哈后留下的估计是欢乐多于启发;我们涉险走访村寨了解定向资助家庭现状后,家长拿到钱款,要是认为其经济价值高于象征意义,那么一旦没有经济资助并在经济所迫的情况下,还会供养孩子深造而不是鼓励他们外出打工吗?

家访了解到,当地多数家庭以种地为生,大多两个孩子,同时供养两个孩子读书,读至大学16年的学习开销根本不是助学金能全部补助的,哪怕有这个经济条件,也要考虑谁来接手种这几十亩地吧。我们也了解到不少孩子有这样的学习漫长恐惧,几户人家的哥哥自认为不是学习的料,又觉得读至大学毕业遥遥无期空费家里钱,初中后就开始务农打工,认为学习不如补贴家里实惠。从教育局书记的调研中也了解到当地的教育教学条件比起省城和临近市都是相差很多的,而且教师流失严重,像英语、体育、美术这样的课程很多学校根本开不起来,哪怕教学条件在近些年有大幅改善也难以转变整体的教学条件薄弱。上课间隙,我好奇地看了下小学三年级某班的课表,语文数学的课时之多让人以为是高三课表,体育、劳技、美术每周仅一节。这样的排课不禁让人怜悯这群处在好动年纪的孩子,而当想起学校器材室堆积的各类尚未开封的援助体育、美工器材时,心中又是另一种无奈。家庭原因、经济原因、教学条件这些客观因素制约下,决定了当前条件下,无法指望所有山里孩子都能步入更高的学府,也使得在当下大学大幅扩招的情况下在当地考入大学仍然是一种荣耀,以致孟连县政府门口还耀眼张贴着今年高考捷报的横幅。所以,我们又怎能指望仅凭一己之力,启发甚至拯救众生,彻底改变当地教育教学现状呢?

在此客观条件制约下,不如暂且搁置支教效果如何的讨论,尽己所能实实在在地为当地带来经济上的援助与心灵上的关怀,而且这样的努力应当是持续的。每年定向资助的金额可能不大,累计下来可为家里减轻不少经济负担;每年家访的时间不长,但这种伴随孩子成长的关怀能让孩子感受到持续的正能量;每年带去的物资不知最后使用情况如何,多多少少也能为学校建设和孩子的成长带来些许帮助。愿不愿意援助取决于我们,最终效果如何还要制约于当地条件,如果所有事情都因担心结果不佳而迟迟不做,那必然一事无成。希望以后的支教队都能延续传统,将支教继续下去,并且希望后人能不断突破创新,将活动越做越好。当然,作为支教队,我们能够改变的实在是太少了。

在当地的几天里,我们始终能看到希望。校长告诉我们,当地学生享有两免一补的国家政策,免书杂费,困难学生还有每年1000元的补助,农村户口学生享有每天3元的营养早餐,住宿生免费用餐。国家大力补助大大缓解了学生的经济负担。不仅是国家政策扶持,支援边疆建设的例子不在少数。学校新建的大楼是两年前黄浦区政府援建的;中国电信与中国移动不仅实现了4G信号全覆盖与宽带入户,还在边疆打起了价格战,不少学生家长都配有手机;集市上价廉的义乌小商品吸引着各族百姓,为他们生活带来便利与实惠。现在的边疆不再孤独,不再原始,不再闭塞,希望当地能在各方支援下继续发展,为更多人民带来更大的福祉。

返回

rz8.txt · 最后更改: 2016/03/22 15:20 (外部编辑)